你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吗?可以看看这几本书

作者:牛扬巴巴
链接:https://www.yinxiang.com/everhub/note/36dae72a-69ac-4f14-937d-620a2119ddc5
来源:印象识堂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这是针对焦虑情绪的一个主题阅读,希望通过这个主题使自己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和处理自己的焦虑。

《控制焦虑》
  • 关于焦虑的主要起源。非理性的信念是导致焦虑的重要起源,究其原因,都是源于一种绝对必须的要求或命令:无条件的应该、义务或必须。如果你对达成你的愿望有一种绝对要求,不管这种愿望是什么,这种信念都可能让你陷入困境。例如,有3种必须强迫症:一是针对我自己的必须信念。二是针对他人的必须信念。三是针对客观世界和环境条件的必须信念。(对于这些强迫症,我们最容易做的首先就是改变自己的语言,从自己的语言上,就不要说”应该怎样“”必须怎样“。这里面的理论基础是,人倾向于把自己的思维转化为语言,然后你的语言本身很容易对你产生混淆,或欺骗你。这就是语言的力量)
  • 如何缓解焦虑。对于绝对的必须的要求和信念,我们应该转变为一种选择性期望,保持合理的预期。作者提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,这是本书的核心方法:
第一,把事件写下来,描述让你困扰的事情。
第二,把非理性的信念写下来,非理性信念都有这么4个要点:1.教条主义绝对化的要求,如必须、绝对2.把事情想的过于糟糕,比如太糟糕、太严重、太可怕了3.低挫折容忍力,我无法承受4.评价自己或他人,我或他很坏,毫无价值的评论
第三,质疑反击自己的非理性信念。质疑自己的信念,这种信念有逻辑性吗?符合事实吗?真的有那么糟糕吗?我真的无法承受吗?这种信念对我有帮助还是有害?
第四,构建自己的理性信念,有这么几个特点:1.非教条绝对化的期望,如如我期望,希望,但是非必须。2.提高自己的挫折容忍力,虽然结果不好,我不喜欢这样,但是我能够忍受。 3.不全盘否定自己或他人,人人都会犯错。
  • 其他的几个缓解焦虑的小方法:一是积极想象法,想象自己已经很好地应对了经常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,想象成功的画面,这是运动员赛前常用的方法,也可以想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;二是分散注意力,将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情上,冥想和放松都可以;三是要做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。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,我喜欢成功,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,但我的价值不由别人确定,即使我成功了,也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,总有人不喜欢我。四是通过羞耻攻击练习,克服自己的羞耻感。羞耻感和焦虑往往是相伴随的,要让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批评有一种遗憾和失望的感觉,而不要感到羞耻、尴尬或丢脸。五是合理选择比较对象,正如一句波斯名言:当我为没有鞋穿而苦恼时,我却发现有人没有脚。还有一种说法,当年纠结痛苦焦虑时,去医院的重症病房走一趟,一切就释然了。

《如何才能不焦虑》
这本书与前一本书相比,系统性和理论性上稍显不足,不过其中介绍的缓解焦虑的几个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:
克服焦虑的几种简单方法:
加强锻炼。适当运动,可以缓解焦虑情绪。
需要拥有一定的信仰。信奉上帝或者信奉命运,相信许多事情是注定的,该来的总会来,躲是躲不掉的,但是凡事总有办法,船到桥头自然直
学会宽恕和感恩。多关注一下自己现在拥有的,现在是多么幸福,而不是未来有多可怕。反思一下,自己的焦虑有多么主观可笑,有多少人羡慕你此刻的状况,将你视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。
自我交谈。你说给自己的每句话,你的神经系统都会相信。你的看法比事实对你的神经系统影响更大。大声说出你的看法,用自信、坚定的声音陈述,你的内心就会更加沉稳笃定。
思考用处。对待自己陷入焦虑的思考可以思考其用处,重要的是现在思考这个问题是否有用,是否有价值,有2种方法避免自己考虑一个无用的问题:一是借用外力打断,比如冷水洗脸,说好了不要再想了,转移注意力;二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,设定一个专门的时间节点去考虑这个问题。

《教出乐观的孩子》
这本书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作品,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乐观品格。有如下几个问题:
  • 对于孩子遇到挫折或问题时,家长应该怎么办?父母要了解接纳孩子的心情和感受,并且教他坚强及主动解决问题,还要教他正确的归因,以乐观及正确的方式解释失败。
  • 对于如何批评孩子?当你批评孩子时,应该遵循两项原则:一是准确,不扩大化;二是尽量用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,着重于特定或暂时性的个人原因,避免能力或个性的评判。(这个也可以对应成长性心态,家长自身首先要有成长性心态,而非固定型心态)家长在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自己的时候,也应该遵循上述原则,影响孩子。
  • 协助孩子解决问题或社交技能前,需要掌握3个原则:第一,不要替孩子解决,增加孩子自己的征服感。第二,对孩子的方式保持合理预期,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,就不能对他的方式过于苛求。第三,要保持支持和感兴趣的态度,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分析,一旦他无法前进,就给予指导,而非给予答案。
  • 温暖与热情的氛围,清楚的安全信号、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都会增加孩子生活中的正面积极性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5 分享
相关推荐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